返回
顶部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我院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专家咨询会及陵墓考古系列讲座顺利举办
2025-04-24

2025年4月19日,由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小蒙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昭陵考古资料整理及初唐陵寝制度研究”专家咨询会于主楼205会议室顺利召开。山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赵云波,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大伦、副院长陈小三出席会议。与会专家有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杭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张建林,郑州大学副校长、教授韩国河,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张庆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罗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岩、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朱津。

5.2_副本.jpg

陈小三副院长主持了开幕阶段的会议。高大伦、赵云波分别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对学校社科项目的支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专家们持续关注山西大学,对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科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共同响应总书记的指示,讲好山西故事,助力山西考古事业进一步发展。

张建林研究员主持了研讨阶段的会议。

项目负责人王小蒙教授对“唐昭陵考古资料整理及初唐陵寝制度”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工作思路和计划、资料整理的原则、拟开展的分课题做了全面汇报,项目组成员张博和李浪涛重点汇报了昭陵九嵕山石室和碑刻、石刻等的考古发现和初步研究成果。

各位专家听取汇报后,一致认为该课题学术意义重大,内容丰富,潜力深厚,对后续唐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有重要意义。同时从多个角度对项目实施中各部分工作比例的平衡、后续应着力的科研重点、资料整理的体量与经费时间的把控、数字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议,并对昭陵陵园个体遗迹的定性定名、陵园范围的认定、陵寺、唐陵文献记载等其他具体的学术问题给出了宝贵意见。

杭侃教授作为专家成员和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的双重身份,对专家发言表示感谢,并以云岗石窟数字化研究的工作模式为例,激励项目组后续以该社科项目为起点,拓展昭陵及唐陵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研究的新领域。

专家组组长张建林对专家提出的唐陵研究和资料整理中可能遇到的难点、争论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项目组吸收各位专家意见,抓住考古资料整理这个核心,将资料整理与学生培养结合,保证顺利结项。

5.1.jpg

作为本次会议的配套活动,会前,唐陵大遗址考古项目首席专家、本次会议专家组组长张建林进行了《唐陵制度的创立与演变》《唐陵石刻制度概说》《唐陵石刻对周边的影响》三次讲座。三个讲座层层深入,全面阐述了唐陵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前沿成果,从陵墓考古的角度展现了唐文化海纳百川又辐射四方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会后,郑州大学副校长、《中国陵寝制度史》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韩国河,进行了为题《中国古代陵墓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的讲座,对中国古代陵墓研究的理念、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并对陵墓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汉唐帝陵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进行了展望。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朱津以《五代皇陵的研究现状与内涵》为题,分享了五代皇陵考古的最新发现,阐述了唐宋之变中五代帝陵制度承上启下的特点。

五场讲座,代表了该领域考古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前沿成果。是积淀深厚的专家、教授与山西大学莘莘学子零距离对话,激发了学生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从2024-2025年第二学期始,为硕士生开设“中国古代陵墓”课程,由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小蒙与蒋辉共同授课。据悉,目前开设该课程的有南开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等;山西大学的“中国古代陵墓”,是以“唐昭陵考古资料整理及初唐陵寝制度”项目的实施为契机新增加的课程。也是该社科项目中“人才培养”的内容之一。


排版:苏文科

一审:王小蒙

二审:陈小三

三审:高大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