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全国地上文物数量第一大省,做好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6月27日至28日,山西省第四次不可移动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文物全科生培训班在山西大学开班,232名山西大学文物全科生全体参训。这是全国“四普”工作首次涉及对文物全科生的实践培训,也是探索“四普”工作方式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创新工作方式
文物人才将更好“蓄力”
面向文物全科生实践培训,是本次我省“四普”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全国首创的“四普”工作方式之一,旨在使文物专业人才起到传承接力作用,填补基层文物普查力量不足的情况。
文物全科生从理论到实践,这将有利于我省“四普”工作推进与发展,还将提升文物普查质量。课堂里,文物全科生根据专业理论知识,对文物有了基本了解;课堂外,他们将投身到实践现场中,经过专业社会锻炼,将回到生源地助力基层文保工作。此外,还将有利于对生源地文物资源做一个系统了解,对未来文物资源管理以及文物相关知识进行专业阐释,为今后从事文物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此次培训为期两天,培训课程紧密联系“四普”工作要求和山西文物实际,围绕“四普”标准规范解读、不可移动文物基础知识讲解、普查测绘技术与设备实操、普查系统与采集软件操作、现场实训等相关知识展开。这种“专题授课+实践教学”的全新“四普”培训方式,让文物全科生切实感受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专业性以及必要性,更让全员感受到“四普”工作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后继有人
文物普查意义深远
“岁月催人老,我今天站在这里,台下全是年轻的文物专业高精尖人才,山西文物事业何愁后继无人……”现场,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大伦发起动员。
他表示,看到一排又一排的年轻面孔十分高兴,文物普查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工作。当前,文物事业需要培养人才、组建队伍,只有年轻文物工作者越来越多,传承文明、守望文明,中华文化才不会断层。山西文物事业一代传一代,“四普”工作的践行实训将助力文物学生全面成长。
高大伦精彩发言引来阵阵掌声,接着,他回忆起“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场景,高大伦介绍,文物工作是一件苦差事,跋山涉水、历经艰险,终将完成文物工作的终极使命。同时,他鼓励同学们一定要“创作”,根据普查相关实践内容,从理论到实践做好笔记,更要写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精心筹备
希望更多文物学习者转为文物工作者
“什么是文物普查?为什么要开展文物普查?怎么开展文物普查……”当日,山西省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协调组组长、省文物局文物资源处处长王振华率先开讲,他从宏观层面着手,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全科生应知应会主要内容》为题,为学生们进行专业指导。
这是一次“四普”工作的全新探索,也是一次精心筹备的“四普”前奏曲。从省文物局统领指导到高校文物全科院系指导,再到县域基层文保单位实践,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王振华介绍,让文物全科生到“四普”工作中实践,到全省100多个县域基层文保单位实践,对我省文物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是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动“四普”工作落地,也将更好地为我省基层文保人才队伍建设蓄力蓄能。
现场,王振华带领全员回顾前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障相关法律以及对“四普”工作进行系统性的介绍、讲解。他强调,文物全科生只有通过掌握应知应会相关知识,才能确保暑假期间更快投入到“四普”工作中,确保普查结果全面客观反映我省文物资源基本状况。
关键词:专家授课
现场结合生动翔实案例
此次培训,特别邀请到山西省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办专家组组长、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研究馆员韩炳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高振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光辉,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研究馆员刘宝兰、副研究馆员张国花,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武夏等专家到场授课。
现场,专家们结合一个个生动、翔实的案例,深入介绍了文物保护工作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大意义。同时,对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认定与著录、基础知识讲解、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及革命文物基础知识、普查测绘技术与设备实操、田野考古调查方法、古建筑、石窟寺等相关知识,进行全面解读。
“从理论学习到基层实践再到理论学习,文物工作是一个反复锤炼的过程,这是全国首次、全省首次将文物全科生带入100多个县域进行‘四普’实践的全新工作方式。”韩炳华表示,这次文物全科学生培训课程,不仅助力我省“四普”工作的落地践行,还将更好地为我省文物人才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王小娟介绍,今年开始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学校非常珍惜这次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机会,大力支持和鼓励文物全科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参与“四普”工作。预计从今年起至2026年,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将约有480名文物全科学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这既有助于文物全科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也将助力我省文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培训感言
亲自将测绘数据录入数据库很激动
“选择文物专业是我的初心,也是一定会坚守的热爱。”山西大学2023级考古学(文物全科方向)专业学生李姝锦表示,为期两天的培训,收获颇丰。专业老师们的授课,让她在古建、古寺、石窟等代表性文物之间坐上了“时光机”,更切实感受到山西是地上文物大省的骄傲。李姝锦介绍,为了这次“四普”工作,老师们提前做了许多工作,教学十分用心,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她与同学们都可以很快完成科普测绘工作。
李姝锦回忆起最后一堂课,她与同学们分成5个不同小组,到校园内进行“文物普查”,亲手操作RTK测绘工作,将数据信息录入“四普”数据库。她说,“当时真的是很激动,但是也十分小心翼翼,这个流程我们必须实践熟知,才能在暑期更好地投入到‘四普’工作中。”接下来,她还将奔赴运城市盐湖区文保中心,真正践行“四普”工作。
山西晚报记者 孙佳森
相关
什么是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
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23年11月启动,将持续至2026年6月,分为3个阶段。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为普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