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山西大学中国考古学专题六讲系列 ——赵辉教授新石器考古专题讲座纪要
2019-09-29

新学期之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继续到我校开展新石器考古专题六讲的剩余四讲报告,讲座纪要如下:

一、前两讲回顾

2019年6月12日第一讲《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过去与现在》,赵老师从新石器考古的角度对中国考古学学术史的两大阶段进行了深入系统地讲解,并阐释了如何考察学术史,提出学术史分期的重点是考察学科研究体系的变化。

6月14日第二讲《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问题》,赵老师依次从考古学的文化概念、考古学文化研究之于历史研究的三个作用、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文化与族群和族属的关系等四个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讲解,为考古学物质文化史的深入研究和更深层次的古代社会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引,即采用“历史主义的策略路线”。

二、第三讲纪要

9月17日第三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结构》,赵老师首先解读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环境基础。分别从中国所处的世界地理格局、地势、气候等方面进行概述,指出史前人类受环境的制约较大。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导致各区域总体上是相对独立的发展演变,内部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了多元化,文化的趋同性和发达的中心区域促进了一体化过程。其次,对新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念和世界范围内文化演进的不同方式进行了介绍。第三,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与年代框架的基础上,依次对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末期,四个阶段的考古学文化面貌进行详细阐述。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变化只是它背后社会变化的一个表面反映,我们还需要继续从表面现象、表面反映来深究它的历史内容。最后,通过对苏秉琦、张光直、严文明三位先生有关中国史前文化进程研究的对比分析,强调了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满天星斗式的,并形成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重瓣花朵”式的文化结构,构成了今天东方世界的秩序。因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从而导致了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后果,而显著区别于民族国家的西方世界。

三、第四讲纪要

9月19日第四讲《聚落考古的田野工作方法——当代考古学田野工作理念的拓展与操作》,赵老师首先介绍了考古学研究体系中的田野考古。田野考古为考古学研究提供系统资料和系统信息,考古现场也是考古研究的第一现场。考古学的研究体系分三个层次,获取资料的手段叫做技术,是第一个层次;获取系统资料和系统信息的手段叫做方法,是第二个层次;用考古资料对历史进行研究和认识是最终目的,是第三个层次。田野考古基本属于考古学研究体系的技术和方法层次。考古学也即历史研究需要依次回答六个W问题,依次对这六个问题的回答,导致了考古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导致了田野考古和田野考古学发生变化。解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问题是物质文化史研究的主要目的,而解决什么人、什么事、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发生的问题则属于古代社会复原研究的任务。

其次,对物质文化史研究阶段的田野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工作进行解读。该阶段的任务是建立考古资料的年代框架和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有传统的地层学和类型学、测年技术等,总体上属于定性研究。

最后,详细阐述了古代社会复原研究阶段的田野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工作。现阶段考古学的任务是尽可能全面复原古代社会,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针对不同研究领域而新生出众多方法,大量引进自然科学技术,体现出定量研究的总体特征。

当今考古学田野工作理念的变化,主要是基于对支持复原古代社会研究的系统资料和信息的需求。将聚落作为可视化的古代社会单位,获取复原这个单位的资料,即用聚落考古作为田野工作的理路。用聚落考古的方法做田野工作,可以获得两种资料:一种是社会单位的结构,分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另一种是社会活动过程的资料,包括具体的行为内容和行为模式。聚落的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依托,对聚落结构的了解也即了解这个社会的组织结构。

聚落的结构是在一个“活动面”上展开的,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把握这个“活动面”就成为田野操作的关键。对聚落变迁的把握在于寻找关键面与堆积分期。对于具体行为的把握则需要对堆积单位进行解读。了解宏观社会结构的方法是区域系统调查。现代考古学资料整体呈现出多角度分类、量化分析、综合复原的特点。

四、第五讲纪要

9月24日第五讲《聚落、经济、人口和社会——史前社会的文明化进程》,首先阐述了技术经济的发展和伴随而来的社会人口规模扩大,为社会复杂化奠定了基础。农业的发展和手工制造业的进步是社会复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次,从聚落变迁角度详细阐明了早期文明进程。距今9000~6000年为早期氏族村落,常见凝聚式的环壕聚落,到了仰韶早期阶段社会呈现出多级所有制经济,为不得已的平均平等的经济状况。距今5800~5300年是聚落分化和社会复杂化的开始,区域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聚落间开始分化并出现中心聚落,基层聚落基本保持着早期村落的风貌,但中心聚落内部出现了明确的分层化现象。距今5300~3800年步入文明的古国时代,该阶段的特征有基层社会的分化、大型和超大型聚落的出现、一系列文明因素的显现。基层社会的分化体现在村落生活中血缘纽带松弛和个体家庭独立性增强,以及经济状况的不平衡现象。文明因素的显现,包括大型公共建筑、贵族阶级和制度、贵重品的远程贸易、战争与暴力、书写系统、冶金技术等。龙山时代为“天下万国”的古国时代,有别于后来夏商周时期的王朝时代。

五、第六讲纪要

9月26日第六讲《从崧泽到良渚——文明多样化的一个实例》,赵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中的长江下游文化区,尤其是良渚文化的前身,即公元前3800~前3300年的崧泽文化群的面貌。

第二,详细解读良渚文化和良渚遗址的面貌与特征。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之间发生了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赵老师从十个方面重点阐释了良渚社会的发展状况,分别是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深彻的社会动员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强制性公共权力)、复杂社会里的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复杂社会的阶级结构、城乡差别、城郊对比、战争与暴力、书写系统、宗教形态。

良渚上千件玉器上都刻划有神人兽面纹,而这种纹饰在崧泽文化中找不到。但进入良渚时期就有了兽面、人面的图案,这两种图案再慢慢合到一起,然后经过不断的渲染、神化,终于变成繁复的神人兽面纹。全良渚人都信仰这个神,这神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且神的创造与良渚城的建造时间是一致的。城建好后,神的图案开始简化、抽象化。玉琮是与宗教有关的法器,它上面只有这一种刻符,而这种刻符被神格化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概念,驻留在良渚人的思想中。所以,良渚人有共同的信仰,只有一个神,良渚社会以一神教为特点。历史上,一神教的出现通常与一个国家的重大历史变革有关,这就说明良渚社会很可能经历了一个政治剧变或政治动荡。

第三,对“良渚是国家吗?”进行解答。首先明确国家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地区原则”来划分自己的人民;二是具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主要强调合法使用武力的权力。这两条在良渚社会均有明确的体现,所以,良渚是国家了。

恩格斯认为国家的标志包括城市、冶金技术、文字等,后来柴尔德先生补充为10条标准。西方学者的国家标准在良渚社会大部分都有体现,只是远程贸易、文字、金属等目前还没有发现,东方社会有自己的特点,良渚更接近一个地域性国家。良渚的发现与研究将中国文明的开始提前了一千年,目前已与世界上主要文明的时间差不多拉平了。

此外,赵老师还对良渚时代各地文明化进程的多样性进行了概述。在各地社会文明进程的折充中,中原社会凭借地理优势后来居上,奠定了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最后,赵老师提到新石器考古今后的研究方向与任务,即通过“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解读中国文明的融汇内容,从而解读中国的本质。

六、结束语

赵辉教授新石器考古专题六讲,既有对考古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考古学文化、类型学、聚落考古)地系统讲解,又有对新石器考古研究重点与热点(新石器时代各阶段的文化面貌特征、史前文明化进程、良渚文明)的详细解读,认真聆听学习后必将受益匪浅。再次诚挚地感谢赵辉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报告!

感谢山西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和山西大学电视台,两个社团的小可爱们的帮助!

文字:王小娟

照片:白堂煜、王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