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1、唐代帝陵制度的创立与演变
一 一:2、唐代帝陵石刻制度概说
一 一:3、唐代帝陵石刻制度对周边的辐射
主讲人:张建林研究员
时 间:2025年4月16-18日19:00-21:00
地 点:考古文博学院报告厅
讲座内容
唐代帝陵制度与石刻艺术,是集政治理念、艺术创造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文明结晶。从“因山为陵”的宏大格局到神道石刻的精雕细琢,它不仅彰显了唐代皇权的至高性与礼仪制度的严密性,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多元文化,成为东亚陵寝制度的典范。帝陵石刻从初唐的雄浑朴拙到晚唐的华美细腻,既是艺术风格的流变史,也是技术革新与审美思潮的物化见证;而其对渤海、日本乃至中亚的深远辐射,则印证了唐代文明在欧亚大陆的枢纽地位。透过考古学的视角,唐代帝陵不仅是沉睡千年的历史符号,更是解码中华文明制度创新、艺术精神与跨地域文明对话的关键密钥,为理解古代中国的世界性影响提供了鲜活注脚。
主讲人简介
张建林,陕西长安人。1982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现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考古、西藏考古。30余年来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是唐代帝陵考古、藏东地区吐蕃佛教造像调查与研究项目负责人。对唐代帝陵考古调查与研究有较大推进;主持的陕西唐陵大遗址考古项目,曾获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田野考古一等奖"。对西藏古格王国时期遗址、西藏岩画、吐蕃时期佛教造像考古调查与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著有《古格故城》《慈善寺与麟溪桥》《唐顺陵》《西藏东部吐蕃佛教造像——芒康、察雅考古调查与研究报告》《秘境之国》等,发表论文及其他文章90余篇。
排版:苏文科
一审:李一垚
二审:陈小三
三审:高大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