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路寻光,山海同行。跬步与千里之别,在于跬步之遥只能见眼前花树,而千里之行可尽阅千山、遍饮江河。千里之行如此,研途的寒窗岁月亦是如此。若拿一块火石碰撞另一块火石,用一个人的思想启发一群人的思想,便能将无数熠熠闪光的灵感接连成片,照亮漫漫研途,携手你我,行达千里。
4月27日晚7时,我院于主楼108室召开第一届“研途追光”学术分享交流会。本次学术分享交流会由我院优秀硕士研究生杨柳红同学就“论文撰写经验”主题展开探讨,受到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讨论。
杨柳红同学荣获2022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现跟随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侯亮亮教授学习,研究方向为科技考古(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曾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第四纪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目前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龙山文化晚期黄土高原社会复杂化动因、北魏平城地区的生业经济及人群融合等研究。杰出的成就必然与良好的治学习惯、严谨的学术态度密不可分,杨红柳同学也力求通过本次分享将自己的论文撰写经验倾囊相授。
在本次分享中,杨柳红同学将论文撰写能力培养分为五部分,按照阅读和整理文献、必备技能的习得、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写作尝试以及修缮完整的次序依次进行。
对于论文撰写而言,文献的阅读与管理是一切的基石,学会如何培养文献阅读习惯,提高文献阅读质量是关键。杨柳红同学认为养成每天阅读文献的习惯有助于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亦能从文献中发掘有价值的相关文献深入研究。但阅读文献不可盲目,要有选择、有侧重点地开展。此外,杨柳红同学还向大家推荐了众多有助于文献阅读的相关APP。
如果文献阅读能力与积累是修建学术大厦的砖瓦,那作为“建筑师”本身的技能也要足够全面且精湛。杨柳红同学现身说法,点明SPSS、Origin、PS、CAD等实用型软件对论文撰写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良好的英语基础是开拓国际化视角、赋予论文多样视角的重要基础。
在提及学术交流时,杨柳红同学将“最好的老师”这一美誉毫不吝惜地赋予它。无论是导师的答疑解惑还是同门的思想碰撞,亦或是室友间的畅所欲言,都有助于树立客观的学术观点,打开新的写作思路。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研究基础后,便可以勇敢落笔,开始自己的论文撰写。杨柳红同学对论文撰写地尝试颇有心得,并总结出从阅读中寻找思路,在写作中勤于交流,在完稿后不断修改的撰写步骤,引导同学们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论文。
针对论文写作梦魇的论文修改完善这一环节,杨柳红同学强调耐心即是胜利的法宝,只有一遍遍过、一字字扣、一句句改,才能撰写出一篇有内涵、有水平的优秀论文。最后,杨柳红同学将许嵩《在那不遥远的地方》中的歌词赠予所有同学,并祝愿每一个在研学道路上笔耕不辍的有心人都能在不遥远的地方开掘自己的人生宝藏。
分享结束后,到场同学将自己对论文撰写的疑虑一一提出,并悉数得到了杨柳红同学的耐心解答。
第一届“研途追光”学术分享交流会的圆满落幕代表我院策划推出的此项系列学术活动取得良好的开端,并成为展现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风貌的全新窗口。“研途追光”学术分享交流会不仅为师生间的学术交流搭建起一个双向的平台,亦为全面提高我院研究生学术水平供予不竭的动力。相信通过后续学术分享交流活动的不断开展,本系列活动的意义将愈发凸显,我院的学术交流氛围将日益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