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讲座
当前位置:首页 > 讲座
【导师有约】讲座纪要|靳健:《辩证思考,追本溯源——关于青铜器研究的几点体会》
2023-04-28

为帮助同学们提高科研能力、提高同学们论文写作水平,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2023年04月26日14:30,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主楼108教室成功举办了第五期“导师有约”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靳健老师,靳老师以“辩证思考,追本溯源——关于青铜器研究的几点体会”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讲座。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500affb5f2304933ba53b4986ff25206.jpg


讲座伊始,靳健老师从论文写作时一些常见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他强调,论文撰写是学习的必修课,一个学术观点的形成是一篇优秀论文的核心。随后,靳老师列举“曾随之谜”、“金胜M251的年代之争”、“‘楚公逆’的相关问题”三个学术界尚有争议的问题,阐释关于青铜器研究的几点体会。


dec679c7318149f590ae9cc210ab46b3.jpg


首先,靳老师通过介绍李学勤老师《曾国之谜》一文中的核心思想,即曾国和随国的族姓相同;两国地望重;两国的历史重合;曾、随两国系一国两名,全面地论证了考古发现的曾国就是文献记载的随国。紧接着,他向大家展示另外不同观点时,着重强调,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其次,靳老师还使用考古类型学对器型以及纹饰进行研究,论证铜器的变化可能与人们的审美有关,铜器的形制和纹饰都会有一个连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论文写作中,他指出每个有争议的问题,无论是从族姓还是新出土材料,每个新出土的材料都会有不同的解释,一直到确认无疑的证据出现后,谜题才算正式告一段落。

在关于“楚公逆”问题中,靳健老师指出山西绛县横水M2055出土器物明显是西周中期,对比文献资料所记载的内容,勤于思考,多多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活动最后,靳健老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强调,当在撰写学术文章时,要辩证思考各方观点,探索问题的本质;同时靳老师还建议同学们广泛阅读,扩展思路,在学习中发现新问题,带着问题投入学习中去寻找答案。


fd0952a407d74971a8880606a1366948.jpg


本次“导师有约”活动,靳健老师结合个人学术研究经历,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切实解决了同学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为同学们明晰学术观点提供了良好借鉴,同时,也对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更高质量地开展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引路人作用。


33a4e48ab8ad4187bb560f9f4f40434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