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研学实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研学实习
考古实习|云端织史韵,数字续文脉 ——2022级文物全科班博物馆实习队实习收获(八)
2025-04-21

在博物馆活动室柔和的灯光下,键盘敲击声与鼠标滑动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我们的目光穿梭于密密麻麻的表格数据与文物电子影像之间,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将沉睡于文档、散落在各处的文物信息,一一编织进规整的电子档案。那些看似冰冷的屏幕与数据,实则是历史文明的数字载体,我们以现代科技为笔,在虚拟的文档空间里,勾勒出千年文明的轮廓,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份工作并非想象中那般轻松。每日与海量文物信息相伴,工作强度不小。各种信息需反复核对,长时间对着屏幕,眼睛酸涩、手指发麻是常态。起初,面对单调的录入工作,内心也会泛起倦怠,但随着对文物档案整理工作的深入,逐渐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量——它不仅是数据的搬运,更是文明的守护,每一次严谨的录入,都是在为历史留下清晰的注脚。因此也甘之如饴。

微信图片_20250421215138.jpg

实习心得:

张恒鑫:

在藏品研究部进行文物藏品建档实习的这段时间,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对文物藏品建档工作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更在思想认知方面实现了成长。

通过参与文物藏品建档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物藏品建档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我们需要将文物信息、状况评估结果和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和录入,形成完整的文物藏品档案。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档案信息不准确,从而影响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所以更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责任心和专注力,严格遵循规范整理录入信息,确保档案准确、完整、规范。

微信图片_20250421215148.jpg

许轶弘:

初到考古博物馆实习,我便投身于藏品部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原以为这只是简单的文字记录,深入其中才发现,每一份档案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

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物信息,从文物的出土时间、地点,到材质、工艺,再到后续研究成果,都需要精准无误地记录。在整理一件汉代陶罐档案时,查阅众多研究资料,才明白其独特纹饰背后的文化寓意,那一刻,它不再是展柜里沉默的物件,而是历史的诉说者。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藏品档案资料工作的意义。它不仅是文物信息的载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文物研究、展览策划提供坚实支撑,让更多人能透过档案,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在未来,我会继续以严谨态度,做好这份工作,守护历史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50421215153.jpg

郭蓉羽:

实习的几个月以来,对于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我从最初的机械记录到后来逐渐进入沉浸式研究,这段经历让我对文物建档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是简单的信息录入,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过程。在整理文物档案的过程中,我常常被这些沉默的见证者所震撼。每一件文物都像一扇时空之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智慧与生活。

那些锈迹斑驳的铜钱,方寸之间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商业密码。从汉代五铢钱规整的篆书,到宋代交子流畅的行楷,再到清代铜钱满汉双文的独特设计,每一枚铜钱上的铭文变化,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和商贸往来。汉代铜镜不仅是梳妆用具,更是那个时代美学思想的物质载体。从规矩镜严谨的几何纹样,到神兽镜生动的神话场景,再到铭文镜优美的辞赋诗句,每一面铜镜都凝聚着汉代工匠的巧思。战国铜剑诉说着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各式剑刃无不体现着列国争霸时军事技术的革新。剑身上的铭文、纹饰,乃至使用留下的砍斫痕迹,都是那个动荡年代最真实的见证。明代的琉璃俑则展现了古人惊人的工艺水准。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历经数百年的釉彩至今仍鲜艳如新,让我们得以一睹明代审美的真容。

在建立这些文物档案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折射着整个时代的阳光。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沉默的见证者继续向后世诉说它们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421215159.jpg

当结束一天的工作,看着电脑屏幕上整齐排列的电子档案,那些曾经觉得枯燥的数据,此刻都仿佛化作了文明的星光。在无数个专注录入的日夜中,我们用耐心和细致,将零散的历史碎片拼凑成完整的画卷。每一份电子档案的完成,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对自我专业能力的锤炼。这些储存在服务器里的数字档案,如同现代文明的“甲骨”,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故事而我们,也在这场与历史的“云端对话”中,褪去了起初的青涩,成长为坚定的文化数字守护者。未来,愿我们继续以科技为翼,以热忱为帆,在数字文博的浩瀚海洋中,为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扬起属于我们的风帆。


文字|王佳怡

图片|博物馆实习队

编辑|高璐晔

一审|暴亚玲

二审|贠泽荣

三审|王小娟